金融和电子商务三大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优势

2019-07-30 15:29:05    来源:东方财富网    作者:

将集中凸显的难题解开,需要超常的信心和勇气、超常的措施和办法。站前区的做法是通过“城市更新”,持续供给发展新空间,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站前区“一核两翼”发展思路,主城区为“一核”,聚焦现代服务业升级,科技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园、新兴产业园成为承接转移、战略布局的新南北两翼,产业相依、资源互补,交织传统与现代的经济活力。

空间告急新经济赋能老楼宇

7月22日午后,营口市区东部一幢八层大楼里,装修工人的汗滴在地上,瞬间蒸发掉。“项目等着入驻,工程人马不歇,抢早一天是一天。”站前区政府综合事务中心副主任杜营威介绍,6月初施工进场对楼内进行大幅改造,下月初一至三层就能完成装修。

改造速度快到大多数营口人还不知道这幢大楼发生了什么变化,还是习惯称它“老三馆”。时光闪回到2005年,这幢2.4万平方米的建筑竣工,成为营口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所在地。今年4月,随着营口新图书大厦投入使用,曾是营口文化地标的“老三馆”开启“商业楼宇”的新使命,作为“营口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项目选址。

不等拆建,站前区在工程招标同时就开始了项目招商,目前40个项目以这座改建中的大楼为地址完成注册,其中人力资源服务类企业16家、保险代理企业12家、商贸企业(结算平台)11家、财务管理企业1家,城区经济的新增长点呼之欲出。

一如“老三馆”的前世今生,走进站前区,“老城更新”正生动呈现。

站前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金融中心,历史积淀厚重,地缘禀赋良好。然而,在营口城市骨架拉大和自贸区、开发区、园区崛起的进程中,站前的区位优势逐渐弱化:土地资源匮乏、发展空间局促,优势企业无形中外流、传统商贸服务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吃老本”尚可,大发展很难。

面对集中显现的“老城之困”,站前区放大中央商贸商务、金融和电子商务三大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优势。围绕商业楼宇做文章,眼睛“向上”,提升经济“容积率”,成为老城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区领导进行调度、行业部门和属地办事处分条块推进,万达高端商圈、东升传统商圈、北部专业市场商圈的楼宇商铺全面盘活,汇集各类服务业企业2万多家,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和餐饮业营业额不断攀升。

102户金融企业汇聚,“金融街”在站前区不止一条。全市33家银行机构中有19家将其在营口地区的总部落户在站前,全市52家保险类中心支公司中有35家坐落在站前,全市10家证券公司中有9家的总部在站前。全区纳税百万元以上的158家企业中,有金融企业55家。

“老三馆”大楼建设速度如此之快,是上海人瑞BPO产业基地项目拓展规模的急需。在站前区的另两座商业楼宇服务外包产业园和电商大厦,人瑞已运行1200个人工坐席,承接着新浪、小红书、美团、链家网等企业的呼入呼出、数据处理、视频审核等流程外包业务,一米见宽的坐席满排在写字间的可用区域。入驻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后,坐席数将增至3000个,为4500名专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

新经济不断为楼宇赋能,(东北)腾讯企点产业中心、阿里巴巴营口产业带、全球货源平台等百余个企业稳健运行,电商、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结算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速聚集,站前区楼宇经济将呈现新的生态。

老城接翼受限产业开新局

一块4平方公里的土地,向西与营口主城区、向北与省级开发区——营口辽河经济区一路之隔,向东距高铁营口东站6公里、距沈海高速营口市出口10公里,向南距营口兰旗机场5公里。

坐拥如此便捷交通条件的不是什么繁华地,只是一片沉寂千年的盐滩。“确切地说,是营口盐厂的结晶池。”在营口市科技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园的规划牌下,望着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井然有序,站前区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文东感慨,只用了半年,这块宝贵土地的价值即将被盘活。

这是用汗水换来的数字——科技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园一期工程开发面积2.18平方公里,划分12个地块,修建8条道路,总长9742米,道路和绿化修筑面积37万平方米,到8月底将实现全面“六通一平”。

底蕴突出、劲头不减、产业方向明晰的站前区,近几年几乎没有新建大型工业项目,更多缘于客观条件掣肘。营口市领导以“只要能干事,一定给空间”为出发点,将4平方公里土地划转站前区。这一决策,让站前区拥有了承接产业转移、进行战略布点的新平台。

站前区立即着手创建科技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园,以新材料、军民融合产业为主导,短短数月,投资15亿元的辽宁永瑞新材料年产4万吨碳制品、12亿元的方为新材料年产20万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投资6.8亿元的辽宁洪兴绿色环保被动式装配建筑综合产业园、投资2亿元的辽宁中翔年产500台智能特种机器人等项目确认落地,还有11个项目进入推进阶段。初步估计,15个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80亿元。

主城区接上“南翼”,平添空间和动力。与此同时,站前区望向主城北部沿河狭长的19.3平方公里,开发建设营口(站前)新兴产业园区,为主城再添“北翼”。

站在营口植物园旁的路边,手指向一片杂草丛生区域的边界,站前区新兴产业园区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爽说,“这是我们刚亮出的18.7万平方米地块,高质量规划、高标准推进实验小学、11中学、三高中异地重建,强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新校区拉动作用,凝聚北部人气,带动北部走上发展快速路。”

站前区积极争取将新兴产业园区概念规划纳入市级总体规划,强化教育产业拉动作用,积极构建教育先导,统筹推进文旅小镇、商贸物流园区、北部田园综合体,大力发展跨境商贸、物流仓储、农业观光旅游、医养结合大健康,重塑“一产一镇一区一田园”产业格局,与主城区产业错位互补。投资4.5亿元的分散式风电、投资2亿元的北部物流园、投资10亿元的颐养中心、投资2.5亿元的霍尔传感器等一批重大项目正有序推进。

强心提气干群结成“利益共同体”

开拓“北翼”,用“一寸一拢”形容其难并不为过。那里有营口老港区、有破产国企的老厂区、有连片的城边村,基础设施落后,历史遗留问题繁多。啃不啃“硬骨头”,是对“敢担当、有作为”的考验;啃不啃得动,检验着决策力和执行力。难题一道道解开,消除了干部队伍的畏难情绪,提振了干事创业的信心,激发出工作的新状态。

“在状态”,是站前区干部群体给人的直观感受,他们不但有热情、有信心,而且有想法、有办法,有每个项目“开板就唱”、每一天争分夺秒、每一项工作不疾而速的效率。干部集结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一线,为了缓解“有活儿缺人干”的情况,站前区还一次性招考129名事业编制人员充实队伍。

振兴政策要靠人去落实,服务企业得有人去做。站前区开通“民营企业家直通车”,区级领导主动靠前服务,落实营口市“四个一”帮扶政策为企业纾困,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和40名特约监督员查找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不足,46家窗口单位全部实行双休日办公。

空间一点点开拓,实实在在的项目集聚、产业升级,带动着实实在在的发展。上半年,站前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6亿元,同比增长6.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亿元,同比增长48.7%,税收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58.9%。

“钱包”鼓了,各项重点支出更有保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7%,财政资金花在了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地方。

投资2.77亿元的大辽河(站前区段)防洪治理工程赶在汛期前加紧施工,通过修建道路、提升防洪标准,改善“北翼”的路网环境;城市中心的五大门小区正从“里”到“面”系统翻新,地上地下管线列入改造范围;投资近9000万元新建的青年小学南开分校9月即将迎来学生,完备、均衡、优质的教育资源铺设又向前一步;为80岁以上老人按月发放100元至500元的高龄补贴;全区教师免费享受“温暖早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