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思维及其非线性传播

2020-03-09 15:08:04    来源:    作者:

漫谈,互联网思维及其非线性传播

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在谈互联网思维,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有人说,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审视互联网的发展

◑时间维度

互联网进入中国始于 1995 年,时至今日,互联网发展有超过 45 年的历史。

◑空间维度

笔者从传统的角度认为,互联网履行了一种“管道”的职能,是一种信息传输的渠道,陈力丹老师从空间维度将互联网理解为 “平台”

◑精神维度

关乎互联网的思想、精神、价值观,“互联网已经蜕变为表面热闹背后为大资本所操控的 ‘湖’,在这个互联网江湖当中,寡头帝国若隐若现”

02

认知“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本身的特质包括: 在资源上以丰裕替代稀缺; 在传播行为上以互动替代单向; 在传播渠道上以平台替代管道。

◑互联网经营与互联网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有所区别:

互联网经营的基础在于两点: 数字压缩与网络传输。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前者依赖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后者是丰裕资源的共享(共享的基础就是平台)。

03

电商,是否真的是一种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电商之所以凶猛的 ‘三大利器’———规模、平台和数据

一是规模优势。各家电子商务运营商无一不在强调流量,发展规模。

二是平台功能。互动功能/低门槛功能/无边界功能

三是数据逻辑。

◑电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全都是利益点?

首先,促进内需,先要看整个内需到底有没有增加。

其次,这种消费内需的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电商究竟是在建设生态还是在破坏生态?

价格杀手/品牌杀手/心智杀手

◑电商到底能走多远,资本的 “烧钱” 行为何时会走到尽头?

EG.淘宝、天猫、京东等综合性平台电商,依靠垄断流量、批发流量的商业模式,就快走到模式红利的尽头; 尚品、我买网等垂直电商完全受限于品牌商的货物供应,如果无法构建竞争壁垒,将会导致只赚规模、不见盈利的现实难题。

◑电商平台这种凶猛发展是建筑在对原有经济生态的破坏、让社会财富更加集中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值得我们警惕与审视的发展,盲目追捧的结果有可能是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种潜在伤害。

被“魔幻化”的大数据

其一,数据量的由小到大其实是一个渐进过程,而非突然爆发。

·其二,大数据是有效的但不是万能的

·其三,平台和数据体现的是科学精神而不是花哨的魔幻效果。

数据 + 平台” 是互联网核心,只是,当这些要素被 “金融” 二字控制、一切的标准是为了更快、更大的 “盈利” 之时,那么平台和数据就难免沦为了路演中的魔幻剂,穿上了商业化的投机性外衣。(数据和平台所成就的是科学主义:海量、迅速、可寻址)

·其四,大数据的实践并不如互联网企业所宣称的那样先进与强大。

一来这些数据的 “海量性”与 “准确性” 存疑———国外有政府部门统一管理公共数据,并作了大数据的开源与保护处理,国内本就不具备这样的现实;

二来数据量级最大的 B、A、T 三者之间的数据也从未共享与开源。

·其五,互联网的大数据泡沫已经逐步显现。

EG.互联网金融泡沫\影视业的投资泡沫\大数据泡沫

漫谈,互联网思维及其非线性传播

~注释:

•太字节(Terabyte),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也常用TB来表示。1TB=1024GB=2^40字节。

•摩尔定律: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尽管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摩尔定律仍应该被认为是观测或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或自然法。

•Cookie,有时也用其复数形式 Cookies。类型为“小型文本文件”,是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Session跟踪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通常经过加密),由用户客户端计算机暂时或永久保存的信息 [1] 。

•OTT TV (Over-The-Top TV)是一款互联网电视,OTT TV是“Over The Top TV”的缩写,是指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等。

•“索罗悖论”/“生产率悖论”:这一悖论认为,虽然企业在 IT 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从生产率上看却收效甚微。

•企业的大数据体系构建,可以分为4个层级

探析互联网发展中的“云”与“端”

◑终端的硬件和软件融合表现在 “端”,有单一与繁多之分; 内容和服务则体现在 “云”,有稀缺与丰富之别。

硬件厂商派系奉行的是 “一端多云” 原则:希望构建一个拥有完整生态体系的终端屏幕端口、囊括五花八门的内容服务,苹果就是典型代表;

传媒机构和互联网企业两派倾向于选择 “一云多端”,通过强大的内容或是平台化的服务覆盖所有大大小小的终端。

◑在互联网产业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说平台机制相当于心脏,数据流为血液,终端就是互联网机构得以触达受众、用户的手脚与肢体。

◑媒介组织在信息时代产业发展的三个逻辑———效率最优、利润最高、规模最大。

◑之所以将终端放在这样重要的位置上,主要原因大致有三点:

1、 用户已经被牢牢捆绑在这一载体之上,通过这个载体,互联网企业和机构能够直接触达用户,并与之紧密相连。

2、 对于互联网机构来说这意味着巨大的用户需求、无限的商业机会、新旧思维的激烈碰撞以及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

3、 终端的价值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人类信息数据的采集、计算、反馈以及基于此的信息传播、网络传输和营销服务上,人机合一的美好前景将使得信息数据的获取从自然界、科技界扩展至人类本身

◑不同的派系和层面:

1、BBC、新闻集团为代表的海外传统媒体巨头

2、苹果和小米这样的机构则代表着硬件厂商派系中的新兴势力

3、类似联想这样的机构即属于硬件厂商的传统派系

4、互联网企业派系

互联网的非线性传播

◑大众传播时代,线性顺序(线性的传 – 受方式)有两方面的体现:时间上的线性/内容上的逻辑顺序,即以新闻价值或宣传价值为标准对信息进行选择。(优缺点)归根到底,是可供使用的传播介质很有限

◑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

非线性的互联网传播

传播顺序的非线性意味着时间的全时和内容的碎片化

▶互联网(特别是 Web2.0 以来)的特点:非线性、圈层的、立体的、链接和超链接的

注:长尾效应/混沌理论

▶非线性的表现:

1、 不确定性:传播的时间、传播者和接受者、参与者、传播的规模与影响,都是不确定的

2、 无限性:传播的介质由有限转变为无限,原有信息传播的线性顺序被各种传播形态的无组织、无序的传播所溶解

3、 个性化:用户可以不需要跟随广播或者电视播出时间来进行新闻信息的检索和接收,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在任何时间获得信息。

4、 跨时空:信息已经超越了时间的存在

非线性传播对信息接受者的挑战

▶第一个问题是原有社会图景的肢解

“社会图景”是指个人对社会一种大体的全景式认识

▶第二个问题是阅读模式的变化

▶第三个问题是信息中间商的介入。

新闻与其他信息的边界正日益模糊/使得人们阅读心态越来越浮躁/网络熟人社会中形成的圈层传播,更容易误信误传/迫使信息接受者成为自己的编辑、自己的把关人和自己的新闻聚合器

必要的批判思维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在他的《景观社会》中说:在现代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的各个社会中,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

情境主义国际是20世纪中后期欧洲非常重要的一波社会文化思潮,德波是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波的时代,只是景观发展的“初级阶段”——大众传播/现在的景观社会,已经步入全面发展的阶段——互联网传播(形式上不干预的隐性控制,是互联网景观的特色)

▶德波的学生让·鲍德里亚对现实社会结构的概括是 :“拟真——模拟的真实——比真实更真实,而真实的东西却表现为惨淡无光的东西。

·美国文化批判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在他的论著《媒介景观》(Media Spectacle)中,将德波的“景观”发展(或移植)为当代“媒介景观”

▶非线性传播全面展现了德波关于景观的论证:

1、 形式上,每个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声和具有充分的选择权,但实际上是用户或网民沿着 IT 资本设计的技术方向走,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

2、 理论上,线性传播的大众媒体尚可以划清楚编辑部与经营部的界限,而非线性的网络传播由于无法看清路径,更容易混淆和模糊追逐利益的真相。

▶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在《真相 :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里概括的六条自我质疑:

1. 我碰到的是什么内容?

2. 信息完整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

3. 信源是谁 / 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

4. 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

5. 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

6. 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定位的角度去思考:

▶互联网思维说到根本,就是品牌的双定位思维:不是站在企业和产品的角度描述自己,而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你是什么业务?或者代表了什么?第二,我为什么要买你。

▶在互联网时代做品牌,要有双定位思维,时刻站在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就不会出现让消费者听不懂的属类语言,比如纯净酒、啤儿茶爽之类的。以用户思维为核心,互联网和制造业的融合就找到了发力点。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是互联网思维的关键,也是双定位思维的关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