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系统卡顿标签应该被撕掉了吗?

2025-09-18 11:00:03    来源:新经网    作者:冯思韵
很多朋友不知道【安卓系统卡顿标签应该被撕掉了吗?】,今天小绿就为大家解答一下。

  基于国产安卓系统在流畅度方面的飞跃提升,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营销总裁、集团首席营销官郭锐近日发文表示:“安卓用两年就卡的标签应该被撕掉了。”

iOS 26

  OPPO在即将推出的ColorOS 16引入了“无缝动画”理念。其侧边栏支持“无缝”的打断、回退、变形,并可通过拖拽切换单单列显示,感觉更丝滑跟手。小米也为澎湃OS 3的动画效果进行了重要调整,承诺带来更流畅的体验。新系统对多任务切换、应用启动与退出、屏幕旋转等场景均进行了底层逻辑重构。

Android 15

  并且,后台机制的本质区别也是一大原因:安卓是“真”后台,前台和后台应用一起运行,更加占用系统资源,并且更容易出现“杀后台”现象。而iOS系统是“伪后台”,也就是所谓的“墓碑机制”。当应用切换到后台时,立即就被“冻结”,减少了资源占用。

安卓系统卡顿标签应该被撕掉了吗?

  国内厂商通过软硬协同优化、内存基因重组、AI智能调度等核心技术,实现了系统流畅度的质的飞跃。它们在“原生安卓”系统的基础上一步步进行完善,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系统风格。比如vivo OriginOS系统,通过原子组件实现了安卓系统中最具特色的功能以及画面表现;荣耀MagicOS则通过与AI深度融合,实现了多项AI功能。

  “安卓用两年就卡”的刻板印象反映了科技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用户印象往往落后于技术实际发展。早期安卓系统的卡顿问题确实存在,且给用户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随着安卓系统持续迭代和技术创新,流畅体验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标签。安卓阵营从系统底层优化到硬件协同创新,从多任务处理到智能资源管理,通过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证明了自己与iOS在流畅度方面相抗衡的实力。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创新,安卓系统已经从根本上解决了早期的卡顿问题。正如前文所说,ColorOS、OriginOS等主流安卓系统版本通过内存管理、资源调度和AI优化等技术,实现了与iOS相媲美的流畅体验。甚至在某些场景下,如AI功能方面,安卓系统已经超越了iOS。

  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但技术的力量足以移山。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有人认为,安卓系统软件臃肿,使用起来卡顿频繁,远远不如iOS流畅;也有人认为如今的安卓系统早已不是早几年前的安卓了,在软件启动、过渡动画等方面均不逊色于iOS。那么,安卓系统卡顿究竟是“刻板印象”还是确实如此呢?

  早期安卓系统给用户留下卡顿印象,有其深刻的技术根源。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系统架构差异。

结语

  权限控制机制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iOS封闭生态系统从源头上杜绝了流氓软件泛滥,不会出现后台运行、相互唤醒、偷跑流量和电量的情况。

“安卓卡顿”标签的形成

  【CNMO科技】近日,苹果正式推出了iOS 26系统。关于手机“系统”方面的话题热度再次高涨起来。在社交媒体上,一位博主习惯将身边所有东西简单粗暴地分为安卓和苹果两类,在他眼中,安卓代表低端、劣质、差,而苹果则代表高端、优质、有档次。这位博主在直播间怼人时,会用“安卓全家桶”来攻击对方:“你是典型的安卓逻辑,安卓人安卓学历,安卓素质,安卓语法,安卓态度,上的安卓学校,住的安卓房子,开的安卓车”。这种虽然夸张但却传播广泛的歧视性语言,直观地体现了用户对安卓的刻板印象。

  时过境迁,安卓阵营通过持续优化,相比前几年已实现流畅体验的飞跃。软硬协同创新成为破解流畅难题的关键。

  近年来,手机市场的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硬件参数比拼,转向了操作系统体验的全面较量。各大厂商不再满足于基于安卓系统的表层定制,而是深入底层,围绕生态能力、AI融合与跨设备协同展开了一场系统级的军备竞赛。

iOS 26

  据CNMO了解,与iOS相比,安卓在响应机制上存在先天劣势:iOS的响应顺序依次为Touch(触控)—Media(媒体)—Service(服务)—Core(核心架构),当用户触控屏幕后,系统会优先处理屏幕显示层级;而安卓的响应级别则是Application(应用)—Framework(框架)—Library(程序库,包括屏幕响应)—Kernal(内核架构),点击屏幕后系统先激活应用、打开框架,第三步才会照顾到屏幕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安卓系统的开源特性虽然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占有率,但也导致了碎片化问题的滋生。谷歌无法像苹果那样对API接口进行统一监管,应用开发者可以仅因单一功能就调用系统内大量资源。这种开放性使得大量应用在调取系统功能时获得整个ROOT层面的支配权限,可以在安卓手机的任意储存位置进行读写。

  渲染机制不同也是关键因素。iOS优先响应触摸操作,当你滑动iPhone时,系统会停下手头所有工作全力响应触摸。而安卓则将触摸作为普通事件处理,导致滑动不如iOS顺滑跟手。

  CNMO认为,消费者购买手机不应再相信过去的刻板印象,如今各个系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流畅度不应再是决定性因素。iOS系统拥有简洁、系统相对安全等优点,而安卓系统也有功能丰富、风格多样等优势。虽然各品牌之间生态系统仍然存在差异,但在流畅性这一点上,消费者如今更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和实际体验作出判断。

Android 15

安卓不再是过去的安卓

这一标签应该被撕掉吗?

  CNMO了解到,在2025年上半年手机系统流畅度排名中,OPPO的ColorOS 15位居榜首。这得益于其“潮汐引擎”和“极光引擎”双技术驱动。潮汐引擎能对芯片资源进行微秒级动态调度,极光引擎则将动画逻辑重构到像素级,使每一次滑动、切换、退出都极为丝滑。vivo的OriginOS 5以224.28分位列第二,与榜首差距仅2.48分。该系统凭借“虚拟显卡2.0”与“不公平调度3.0”两项核心技术,在动效绘制流程和系统响应速度上实现突破。


以上问题已经回答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关新经网网站 (https://www.xinhuatone.com/)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